近日,第一財經就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、生物醫藥領域投資熱點等問題,對倚鋒資本董事長朱晉橋進行了專訪。
![第一財經專訪 | 投出40家成功醫藥企業的他 這樣看未來趨勢 第一財經專訪 | 投出40家成功醫藥企業的他 這樣看未來趨勢]()
觀點集錦
投資醫藥門檻高 風險大
醫療健康長期看好 可以逢低建倉
分散風險掘金創新藥
國內原創藥研發團隊明顯增多
縱橫比較 項目篩選有妙招
關注平臺型醫療服務企業機會
醫療服務機構更懂“藥” 也更會抓機會
下半年看好圍繞出口布局的行業機會
以下為采訪實錄:
投資醫藥門檻高 風險大
第一財經 蔣漢昆:你好朱總。感謝接受我們的專訪,在開始前我們收集了一些網友的提問,大家對醫藥板塊特別感興趣,想請您先就這些提問進行回答。第一個網友提問說“普通投資者對醫療行業不是很了解,應當怎么介入呢?”
倚鋒資本 朱晉橋:我覺得作為一級市場來說,尤其是原創藥,它是非常專業的。尤其是病人有多少?國外、歐美同期在做臨床的有哪些藥?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來說,沒有長期數據的跟蹤,以及專業團隊的分析,進入這個行業投資,相對門檻是比較高的,風險也是非常高的。它跟二級市場不一樣,偶爾看中投了,漲了就跑。我們一般投資的期限會很長,一般新藥從臨床到拿到證,都要有16年左右。這不是一個地域性的東西,是全球性的。那你的信息和調研都得同步才行。所以我覺得一般非專業的投資者,來碰這個的話,風險相對會比較大。?
醫療健康長期看好?可以逢低建倉
第一財經 蔣漢昆:還有一個網友提問“今年上半年,其實整個醫療板塊受益于疫情影響,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。您覺得現在是否依舊可以介入醫療板塊投資呢?”
倚鋒資本 朱晉橋:其實二級市場投資是人的心理活動。尤其在疫情期間,在人心理和常識里面,大家覺得生命十分重要。從醫療領域角度看,我們整個國家醫療健康方面的占比確實比較低,像美國已經在醫療健康方面占了17%,我們才占了5%,整個市場肯定是長期看好。相對來說有一些好的企業,我覺得可以在大小非減持的時候,有些跌下來的一部分,標的比較好的,我覺得按照常識上來說是可以買進的。?
第一財經 蔣漢昆:還有一個網友的提到,“說現在是醫療板塊的一個高位,不能在高位再給醫療板塊去做炮灰?!蹦绾慰创麄兊倪@個觀點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常識。好的公司有好的產品,好的經營團隊,它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?,F在任何行業我覺得也可以分為二八理論,有20%的還是會創新高,還會越來越好。?
分散風險掘金創新藥
第一財經 蔣漢昆:回到我們自己的問題上來,倚鋒資本資本是專注于生物醫藥專業投資的,其實做像這種早期VC投資,風險會比相對成熟的二級市場來說更高。你們在前期會做哪些工作來甄別篩選呢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其實剛才前面我也提到了,我們一般來說所選擇的公司,在一個基金里面我們都會投10個項目,每個項目它都有好幾個產品,不會說是單一產品的,因為科學都是有風險的。所以其實平均一個項目有五六個產品,那一個基金就有五六十個產品,有五六十個產品,比如原創藥,有一個成功就已經不得了了。2013年有報道登了一個信息,說原創藥能拿到臨床銷售許可證三期結束,可以值50億美金。這個是一個平均值,還是2013年的,就看你的病人有多少,治療的效果如何。我估計按照現在來說,50億都不止,應該要80億美金左右。
國內原創藥研發團隊明顯增多
第一財經 蔣漢昆:您個人也是看了很多項目和標的,那近年來包括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,無論是初創企業或相對成熟的公司,跟過去相比有沒有發生一些變化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這個行業我覺得進步還是特別的快,質量特別的高。當我們2012年投入這些原創藥的時候,當時在原創藥上沒有多少人做,現在超過上萬個,甚至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,原來都是美國在生物醫藥方面占了半壁江山,這兩年中國支持的力度非常非常大,有很多在海外的科學家,得益于國內這么好的環境,所以回來創業的特別多。在這么多的項目當中,肯定需要有慧眼去辨識,我們每年看的項目都超過近500個,我們一般一年投的不到10個左右。
縱橫比較?項目篩選有妙招
第一財經 蔣漢昆:每年看這么多項目,您有沒有一些篩選的辦法可以跟我們分享?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辦法主要是來自于,先看它臨床的數據是否是真實的,甚至有些連臨床都有假的。還有整個團隊領頭人的綜合素質,包括他的商務能力,管理能力,還有一些整合能力也都是我們考核的一部分。再加上這個藥,在研發過程當中跟歐美等國拉開太遠的距離。假如人家三期臨床都已經做的效果很好,我們還在做一期臨床,那你這個項目還怎么去賣?起碼相差5年,所以這個信息是非常的關鍵。?
關注平臺型醫療服務企業機會
第一財經 蔣漢昆:說到醫藥板塊和細分賽道,您比較看好哪一些具體的行業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我們覺得高端器械方面,還有剛才說的小分子、大分子、生物制藥,更重要的還有一個是平臺型的公司。因為有現在太多的藥廠回來了,藥廠是需要服務的,所以我們去年也投了兩個平臺型的,我覺得這個平臺是非常穩固的,自己又在給藥廠做服務,自己又有原創的藥在做,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趨勢。?
醫療服務機構更懂“藥”?也更會抓機會
第一財經 蔣漢昆:說到平臺型的機會,比如說像做CRO(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) ,CDMO(醫藥合同定制研發生產)等這些企業,或者說它們所在的行業,您會對它們更看好嗎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像這些藥廠已經在做服務,都是有現金流收入的,再加上它在給很多國外藥企做服務的時候,哪些藥的效果好或者不好,它非常清楚。如果是非常好的話,他可以把這些權益拿到中國來,我們自己再接著你的三期做臨床,這樣風險會減輕更多,因為更加了解。所以我們有一句口頭禪叫,懂你的人比你愛的人更重要。因為他懂得更多,在我這里做,我知道他的藥好不好,甚至很多國外藥他沒有進入咱們亞洲市場,亞洲市場我們來幫你做,這樣的話知根知底,因為臨床效果各方面都比較了解,這些數據也看得更懂一些。?
下半年看好圍繞出口布局的行業機會
第一財經 蔣漢昆:近期我們也能看到不少醫藥企業陸續披露中報業績,這些中報業績出現明顯的上漲的企業,基本上都是由于今年疫情而帶來了需求量的暴增。您覺得這樣的一個邏輯在下半年有沒有可能繼續持續呢?
倚鋒資本 朱晉橋:疫情在國內控制得非常好,所以如果企業的產品是走出口,而且跟疫情相關的,比如得到歐盟認證等銷路的企業,它們的效益還會持續。因為現在疫情什么時候能夠結束并不好說,甚至會呈現常態化?,F在整個國內的需求,我覺得會高位回落,按照常識告訴我,剩下主要是出口問題。在疫情影響下,能夠銷往國外如歐美、印度等國家,生產這樣出口產品的公司,我覺得這種機會還會持續比較長時間。?
視頻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jsE4bgYtuElzRtIZXDHhA